超深大直徑樁水下混凝土澆筑技術
超深大直徑樁水下混凝土澆筑技術
隨著我國生產力和打樁設備技術的蓬勃發展,超深大直徑樁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地質條件復雜的深部填海區。水下混凝土澆筑常用的方法有導管法、泵壓法、柔性管法等,導管法采用多節連接的密封鋼管作為澆筑通道,將水下混凝土灌注至樁孔底部。澆筑過程中,要求導管底部埋在混凝土表面以下。在導管內外壓差的作用下,形成連續密實的混凝土樁身。導管法具有整體性好、澆筑速度快等優點,在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。
根據《超深大直徑樁工程手冊》,根據超深大直徑樁施工和承載變形特性等因素,將樁長L≥50m、長徑比L/D≥50定義為超深工程樁。
本工程樁基工程共有1057根工程樁,樁徑1.8m~3m,成孔深度45.6m~95.5m,空樁深度約25m。樁長L≥50m、長徑比L/D≥50的樁959根,超深樁占比約90.73%,至深工程樁長95.5m。本工程樁基施工具有成孔深度大、成孔直徑大等特點,需要穿越深海堆石層。施工選用XD460、XR550型旋轉挖掘機,動力大、動力強、成孔效率高;同時,機身采用大三角變幅機構和超大鉆桅段。設備穩定性強,可有效保證大直徑孔和超深樁孔施工過程中的成孔質量。
在旋挖施工過程中,保證回填層成孔穩定,避免塌孔是關鍵控制工程。為保證成孔質量,施工時應準備好的泥漿進行護壁;對于填石量較高的地段,如果擋泥墻不能保證孔壁的穩定性,則應在現場使用長鋼套管穿過填石層進行護壁;通過以上措施,有效解決了回填地層成孔穩定性差的問題。澆筑前,導管的直徑應根據樁長、樁直徑和每小時通過的混凝土量確定?,F階段常用的導管內徑一般為200mm~350mm,壁厚不小于3mm,長度一般控制在2m~4m之間,大部分導管采用螺紋連接,要求導管光滑、平直、無局部凹凸、穿孔和裂縫。鑒于本工程樁徑大、深度大的特點,導管采用內徑300mm、壁厚6mm的現澆導管。澆筑漏斗的體積是一次澆筑混凝土有效密封的重要因素,因此需要根據設計和施工要求檢查和計算漏斗容量。料斗一般由5mm~6mm厚的鋼板焊接而成。為了使混凝土快速流入導管,料斗底部通常做成斜坡,出口設有底蓋。
相關新聞